Skip to content

2015

[轉載] 榮新胡亂想系列 - czolth.chen 臉書

(不明) 2015.01.25

如果陽光、空氣、水是生命存續的三大要素,那石頭、泥水、草莖、魚鳥跟夥伴大概就是塞滿這整個週末的五個要項了吧。結束昨早忙亂的kick-off記者會,今天上下午分別來了兩批各十來位的建中志工夥伴,中午我就地嗑完飯後,閃繞了池域一圈,也順便好...

Posted by Donald Chen on Sonntag, 25. Januar 2015

(不明) 2015.02.02

今天是二月二號Double Two,一早換衣時從廣播裡聽到今天是「世界溼地日」,當下我真好奇,會知道這天,又或者還記得創訂這天由來的人究竟有多少?不過老實說,我也是剛回來後偷查了Google、偷瞄了Wiki才再次重溫起這日子的最初由來。...

Posted by Donald Chen on Montag, 2. Februar 2015

(不明) 2015.02.07

「清掃」是過年前夕的必要工作,而小時候如果幫不上甚麼過年清掃的忙的時候,我總喜歡爬上椅子,拿下就放在衣櫥櫃上的小竹枝條(通常提供當時被挨揍之用),再跑回客廳趴在櫥櫃傢俱旁邊,半邊臉貼伏在冰冷硬實的地磚同時湊就著手電筒光源,視線隨光線及這支小...

Posted by Donald Chen on Samstag, 7. Februar 2015

【榮星胡亂想 VI】

【榮星胡亂想 VI】每次看到有人在玩遙控飛機時,我都會強迫症發作似地想到《三個傻瓜》(原譯:3 idiots)這部幾年前曾進戲院看的印度電影,特別是那種多軸螺旋槳式的遙控飛行器。劇初時主角藍丘(Aamir Khan飾)把他從垃圾桶撿...

Posted by Donald Chen on Dienstag, 17. Februar 2015

【榮星胡亂想 VII】

【榮星胡亂想 VII】混水沉澱。年初四的今早趁路過短暫停留的空檔又繞去榮星水池看看,即便後天就要收假開工了,但整個台北市包括這整座公園裡還像個空城無人之境似的,冷清得很。大概也是這樣的寧靜感與上週末的熱鬧度反差緣故,特別有種景物依舊...

Posted by Donald Chen on Sonntag, 22. Februar 2015

【榮星胡亂想 VIII】

【榮星胡亂想 VIII】而與其說人生是一個漏下了break 的while(1) 迴圈,倒不如更精準一點地說它是個得反覆經歷深陷泥中、又再試圖抽拔出雙腿,而在每次重新站穩腳步拍拍涉水衣後,還要繼續保持優雅前進的過程罷。-- to be Continued in SOWNews.P.S. Photos was taken and supplied by Ya-Chien Yu

Posted by Donald Chen on Donnerstag, 5. März 2015

【榮星胡亂想 IX】

【榮星胡亂想 IX】上上週六天氣大好,外出停等紅綠燈時無意抬望藍澄天空,驚喜見著了三、四隻家燕(不過數量不多,應該還是先遣的小群體)的蹤影,牠們就在高過交通號誌一些位置的半空間來去飛巡;爾後幾天的上班途間,也會刻意留意起基隆河河畔的鳥況...

Posted by Donald Chen on Dienstag, 17. März 2015

【榮星胡亂想 X】

【榮星胡亂想 X】(南來家燕與北返蒼鷺)(在季節交際錯身而過)網路成癮的滑世代也是擅長撈捕的跨界好手用尼龍LINE編結成堅韌無比的FB網絡在枯涸情節裡撈集放水後才有的難得滿足張挺青春如魚鰭般憤怒無言年歲如魚嘴般疾呼...

Posted by Donald Chen on Montag, 20. April 2015

【榮星胡亂想 XI】

【榮星胡亂想 XI】應該不多人知道,其實某些物種名字對我而言,起初都存著莫名程度的語言障礙的,而水生植物裡第一個讓我心生挫敗感的,就屬「圓葉節節菜」了。圓葉節節菜(Rotala rotundifolia,千屈菜科節節菜屬),多年生沉...

Posted by Donald Chen on Dienstag, 5. Mai 2015

【榮星胡亂想 XII】

【榮星胡亂想 XII】應該不少人知道因時變通、因地制宜的道理,特別是一起跟過老大在泥灘溼地裡打滾過幾次、做過幾次棲地維護管理的夥伴們。工作假期尾聲,榮星生態池裡除了種進了耐生又耐看的圓葉節節菜外,同樣具有旺盛生命力的針藺、水毛花當然...

Posted by Donald Chen on Sonntag, 31. Mai 2015

[轉載] 「台北其實很生態」系列 - 郭城孟臉書

文章

台北其實很生態(1)

從淡水河口只能看到一種紅樹林植物,水筆仔,背後顯示,熱帶生態環境由赤道隨著黑潮進入台灣之後,熱帶訊息由南往北也逐漸降低,高雄有6種紅樹林植物的記錄,台南4種,新竹2種,至台北只剩1種,因為台北冬天深受東北季風影響氣溫較低之故。 這應該可以解釋為何有些熱帶植物在台北無法存活,有些可以活,但不會開花也不會結果,有些會開花但不會結果,等等屬於熱帶邊緣奇奇怪怪的現象在台北時有所聞。 台北盆地地形及高度都市化加深其溫室效應,現在台北夏天的溫度往往比高雄高1度,逐漸有利於熱帶植物的發展。 台北可以看見熱帶的生態現象,但不是完整的熱帶。

台北其實很生態(2)

春天去陽明山賞花早就是台北人的 life style,前山公園海拔400公尺,後山公園海拔500公尺,賞什麼花呢?主要是櫻花和杜鵑花。 也有很多人喜歡去南部的阿里山賞花,海拔高度2400公尺,不過賞的也是櫻花和杜鵑花,阿里山和陽明山海拔高度差距頗大,然而其景觀卻十分近似。 這主要是因為台北冬天強烈受東北季風影響,東北季風為台北帶來低溫和降水,有利於涼溫及暖溫帶植物生存於亞熱帶的台北,表面上看起來南部中、高海拔的植物下降至北部低海拔的台北,生態學上稱為北降現象。 台北近郊經常可以發現自生的溫帶植物。

台北其實很生態(3)

台北在全世界的生態定位是亞熱帶雨林,北緯20-30度的亞熱帶地區絕大部分的土地不是沙漠就是半沙漠,同緯度的中國南部則屬季節性乾旱的亞熱帶生態環境,金門也屬此類型的環境,乾季太長了。 亞熱帶雨林最具代表性的植物就是筆筒樹,喜歡潮濕也喜歡陽光,而這種環境在300年前是瘴癘之氣的地方,所以當時先民大都以台南(季節性乾旱的熱帶生態環境)為居住首選。 台北近郊多筆筒樹,而筆筒樹在全世界的分佈中心就在台灣北部。

台北其實很生態(4)

全世界的幾個大城市,如鄰近的東京、上海、北京,遠一點的美國LA、紐約,歐洲的柏林、巴黎、倫敦等,馬路的端點是空的,台北則是馬路的端點經常可以看見綠色的山。 從北投、士林、內湖、南港、信義,一直到文山地區,市區為綠色的丘陵山坡圍繞,台北人真有福氣,被自然擁抱。 城市中仍然可以看到野生螢火蟲的,全世界應該只有台北市有此能耐,因為城市就在野地中,如果我們可以從這個角度來看的話。 不過也可以這樣看,例如陽明山國家公園與全世界所有國家公園的最大不同點就是,它其實是一座都市裏的國家公園,野地也在都市中。

台北其實很生態(5)

台灣又老又年輕,台北也是,老的是生物相,年輕的是其地貭史,年輕土地的表徵就是高度擠壓的土地,除了城市離山很近以外,山坡就像人的手背,手指是山脊,指縫是山溝,熱帶生態沿著山溝由下往上發展,混雜在亞熱帶雨林生態之中,溫帶生態則是沿著山脊由上往下逐漸溶入亞熱帶中性生態環境,這就是為何在台北郊山散步常常可見多變的景觀的主因,國外地質史通常較台灣古老,山坡比較不會有高低起伏的現象,景觀當然也比較單調。 現任美國紐約植物園蕨類部門主管Dr.Moran十幾年前來台曾在台北郊山賞蕨,短短十來分鐘的山徑就看到將近30種蕨,這在全世界城市近郊應是絕無僅有的,他說Taipei is a fern garden。

台北其實很生態(6)

台北的郊山很多都是2-3000萬年前海下的沙子堆疊擠壓抬昇而形成的,概為單面山,一邊為緩坡,另一邊則較陡峭。台北的火山是後來從沈積岩的縫隙噴出或流出而形成的,山形呈錐形或鐘形,與沈積岩的山形大異其趣。 單面山的緩坡由高空觀之狀似綠手指,由郊山往市區延伸,郊山的老生物得以循此進入市區。有時則會形成跳島,被都會區包圍的小山丘,是都會區的生態避難所。 未來台北的生態有賴如何串連綠手指、跳島,以及其他的公園綠地。

台北其實很生態6

台北其實很生態(7)

今之台北盆地其實是從30萬至6萬年前因斷層導至陷落而形成的,台北的河流系統也隨之大至底定。

一萬年前冰河期結束,高緯度地區的冰山冰河開始溶化,全世界的海平面上升,台灣海峽充滿海水,且由淡水灌入台北盆地,所以台北曾經是一處海灣,海岸林植物的種源也跟隨漂入台北,一直到今天,台北市區以及近郊還常會巧遇海邊植物。

由於盆地較低漥,臨近丘陵地不斷注入淡水,6000-5000年前台北盆地是半鹹水湖,芝山岩及圓山貝塚文化才得以應運而生,後來半鹹水湖逐漸淡化淤積,2000年前台北盆地盡是淡水沼澤濕地。

今天台北仍可見鹽分較多的河口紅樹林生態,鹽分較少的河岸生態,至於過去滿佈台北盆地的淡水濕地,今已消失殆盡。

台北其實很生態7

台北其實很生態(8)

在台北市區或近郊還蠻常見土地自行長樹,不用特別照顧就會自己長大。 熱帶雨林地區大面積焚墾之後,土地不會自己長樹,因為熱帶雨林的養分不貯存在土壤中,而是貯存在生物的身體裏面,生物死亡後在高溫多濕的環境下快速分解,養分直接由植物的根快速吸收,所以熱帶雨林的種子落地後習慣迅速萌發而不貯存在土壤中,而是以小苗的姿態在林下等待機會,可以想像雨林遭焚墾之後為何土地不會自行長樹,因為雨林土地並不貯存種子。 溫帶地區呢?工業革命發展自歐洲,300年來不斷利用機械的力量開發大自然,高頻度的土地開墾,原來貯存在土壤中的種子受到陽光和雨水的刺激,每年都不斷地釋出,小苗來不及長大就被再次伐除,今歐、美都會地區想要看到土地自行長樹,其實機會不大。美國這一陣子也在積極復育西部大草原的野花野草,因為經過200年的開墾,美國西部大草原今天幾全淪為玉米田或是小麥田。 亞熱帶地區又如何?該區絕大部分的土地不是沙漠就是半沙漠,只有喜馬拉雅山東部至台灣是森林,中國大陸南部及台灣南部屬季節性乾旱的熱帶或亞熱帶森林,是先民較喜歡也是較早開墾的環境,尤其是中國大陸南部,所以其都會區也較不易看見土地自行長樹的現象。 所以結論是大台北地區的土地,是全世界最有生命力的土地。

台北其實很生態8

來源:

台北其實很生態。(1)從淡水河口只能看到一種紅樹林植物,水筆仔,背後顯示,熱帶生態環境由赤道隨著黑潮進入台灣之後,熱帶訊息由南往北也逐漸降低,高雄有6種紅樹林植物的記錄,台南4種,新竹2種,至台北只剩1種,因為台北冬天深受東北季風影響氣溫...

Posted by 郭城孟 on Mittwoch, 29. April 2015

台北其實很生態(2)春天去陽明山賞花早就是台北人的 life style,前山公園海拔400公尺,後山公園海拔500公尺,賞什麼花呢?主要是櫻花和杜鵑花。也有很多人喜歡去南部的阿里山賞花,海拔高度2400公尺,不過賞的也是櫻花和杜鵑花,...

Posted by 郭城孟 on Mittwoch, 29. April 2015

台北其實很生態(3)台北在全世界的生態定位是亞熱帶雨林,北緯20-30度的亞熱帶地區絕大部分的土地不是沙漠就是半沙漠,同緯度的中國南部則屬季節性乾旱的亞熱帶生態環境,金門也屬此類型的環境,乾季太長了。亞熱帶雨林最具代表性的植物就是筆筒樹...

Posted by 郭城孟 on Mittwoch, 29. April 2015

台北其實很生態(4)全世界的幾個大城市,如鄰近的東京、上海、北京,遠一點的美國LA、紐約,歐洲的柏林、巴黎、倫敦等,馬路的端點是空的,台北則是馬路的端點經常可以看見綠色的山。從北投、士林、內湖、南港、信義,一直到文山地區,市區為綠色的丘...

Posted by 郭城孟 on Donnerstag, 30. April 2015

台北其實很生態(5)台灣又老又年輕,台北也是,老的是生物相,年輕的是其地貭史,年輕土地的表徵就是高度擠壓的土地,除了城市離山很近以外,山坡就像人的手背,手指是山脊,指縫是山溝,熱帶生態沿著山溝由下往上發展,混雜在亞熱帶雨林生態之中,溫帶生...

Posted by 郭城孟 on Freitag, 1. Mai 2015

台北其實很生態(6)台北的郊山很多都是2-3000萬年前海下的沙子堆疊擠壓抬昇而形成的,概為單面山,一邊為緩坡,另一邊則較陡峭。台北的火山是後來從沈積岩的縫隙噴出或流出而形成的,山形呈錐形或鐘形,與沈積岩的山形大異其趣。單面山的緩坡由高...

Posted by 郭城孟 on Montag, 4. Mai 2015

台北其實很生態(7)今之台北盆地其實是從30萬至6萬年前因斷層導至陷落而形成的,台北的河流系統也隨之大至底定。一萬年前冰河期結束,高緯度地區的冰山冰河開始溶化,全世界的海平面上升,台灣海峽充滿海水,且由淡水灌入台北盆地,所以台北曾經...

Posted by 郭城孟 on Freitag, 8. Mai 2015

台北其實很生態(8)在台北市區或近郊還蠻常見土地自行長樹,不用特別照顧就會自己長大。熱帶雨林地區大面積焚墾之後,土地不會自己長樹,因為熱帶雨林的養分不貯存在土壤中,而是貯存在生物的身體裏面,生物死亡後在高溫多濕的環境下快速分解,養分...

Posted by 郭城孟 on Samstag, 16. Mai 2015

持續追蹤...

Title: [佛] 《妙法蓮華經》(法華經)

研究

版本

6 種譯本

現存三種:

  • 竺法護譯本,《正法華經》

    • 十卷二十七品,第一個漢譯本
    • 西晉太康七年 (286)
    • 咒語爲"顯譯"
    • 有幾篇比喻事蹟羅什版本沒有,法護版〈普門品〉缺偈
  • 羅什譯本,《妙法蓮華經》

    • 七卷二十八品
    • 姚秦弘始八年 (406)
    • 流傳最廣,影響最大
    • 原本只有二十七品,沒有〈提婆達多品〉跟〈普門品〉的重頌偈,後人加入 (普門品偈爲闍那崛多譯)
    • 接近梵本西域本
  • 闍那崛多 & 笈多合譯本 《添品妙法蓮華經》

    • 七卷二十八品
    • 隋仁壽元年 (601)
    • 補很多缺的,重新校譯,多用羅什版本
    • 他們認爲法護譯本與印度梵本接近,羅什譯本接近西域譯本 護似多羅之葉,什似龜茲之文

可能誤傳 《開元釋教錄》

  • 《法華三味經》六卷
  • 《薩芸芬陀利經》六卷
  • 《方等法華經》六卷

宗派

  • 天台宗以法華經爲主要經典,又稱法華宗。諸法實相,諸法如是性,性具三千,一念三千,止觀雙修。
  • 三論宗吉藏寫了不少疏譯。
  • 唯識法相宗的窺基著有《法華玄贊》,認爲法華的宗旨是一佛乘,天台宗不認同 -.-不懂
  • 華嚴宗跟天台有很深的聯繫,華嚴講性起,天台講性具。-.-不懂
  • 禪宗惠能: 心迷《法華》轉,心悟轉《法華》